行業新聞
余啟茂,國家印刷機械質量監督查驗中間(以下簡稱“國家印機質檢中間”)主任,該中間建立已經有十余年前史,其作業是經過完結國家質檢總局下達的印刷機械國家監督檢查使命、承當全國印刷機出產公司托付的科研新商品的質量查驗等作業,從而在全體上把握中國印刷機械的全體技能水平和開展現狀。與中國許多印刷機械制作商緊密聯系的慧聰網印刷頻道的總經理李冬梅女士笑言:許多公司都曉得余啟茂……
圖為余啟茂先生
點擊此處檢查悉數新聞圖像
余啟茂步履匆忙,由遠及近,還不忘從口袋里拿出一把梳子,理理頭發。
“經過咱們的爭奪,在2008在中國名牌商品目錄中,將必定呈現中國印刷業的商品。”在評議會上,他俄然透露了一個音訊。但,現場的其它評委一片安靜。
余啟茂并沒有通知其它評委,一個關于3年之痛的故事。
2003-2005年,國家印機質檢中間聯合中國印工協在接連3年向中國名牌引薦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名推委”)申報印刷業中的中國名牌,作為印刷機械主導商品的單張紙平版膠印機,和在印刷機械中位置僅次于膠印機的切紙機一道,一起申報中國名牌商品。申報理由是:有些單張紙平版膠印機不僅在加工精度、安裝精度、套印精度、印品質量、自動化程度、最高印刷速度及整機可靠性和穩定性上可與進口機類推,且在具有性價比優勢、出資回報率高,頗受亞、非、拉美、東歐商場的期待。而切紙機在中國前史悠久,有80多年出產前史,即便是代表當前切紙機最高水平的程控切紙機在中國也已經有20多年前史;它位置杰出,系印刷、包裝、造紙等職業不可短少設備。
可是,杰出的希望卻換來了失利的的成果,接連三年。
這個故事,連觸覺活絡的媒體,好像對此也一竅不通。
余啟茂如是總結失利緣由:在商品質量及技能水平上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必定距離;在技能標準和質量標準上遠落后于國際水平;在知識產權方面,特別是對核心技能的把握和利用上與其它領先職業比較存在顯著距離;公司自主開發、研制投入少,相對于其它職業,尤其是高新技能職業要少許多;高級印機商品在國際商場的競爭力還比較差;主導商品在國內商場占有率,需求進一步擴展;高級商品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及用戶滿意度需求進一步進步。
其實,咱們只需隨意翻翻資料,都能夠找到更詳細的注解:
當前,僅海德堡一家公司在中國被頒發發明專利即達353項,而中國一切制作商被頒發發明專利僅為5項。海德堡的“實用新型專利”僅有6項,好像被它看不起,但中國的制作商卻常放“實用新型專利”的煙霧彈,有了實用新型專利后就聲稱“自主民族品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2006年,中國印刷商場出售印刷機械設備總計207億元,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商場占有率分別為39%和61%,中高端印刷設備商場大有些被國外設備占據,并且其氣勢有增無減。以海德堡為例,它在Print China 2007 展會上推出了無縫銜接、腔式刮刀的網紋供墨體系、裁切之星、聯機模壓、對于速霸CD74和速霸CD102系列新開發FoilStar模塊(注:它能夠在膠印技能基礎上對70克/平方-400克/平方的任何承印物進行冷箔轉印加工)、海德堡印通集成辦理體系以及長途效勞、綠色印刷等多項新技能、新理念。就在海德堡的CD 102、 SM 102熱銷時,它又推出1.8萬張/時速霸 XL 105這類新品,其更新換代速度令人驚奇。“因為高端印刷客戶不斷晉升的高要求,海德堡需求不斷創新,研制新品,經過滿意商場更高需求的一起,確保自個的世界領先位置。”一位海德堡作業人員如是說道(注1)。
某曾在印刷仿制業政府主管部門作業的官員承受筆者采訪時,尖利地說道:“國產的用幾年必定不可,而海德堡用十年都沒有疑問。”
當前全國共有印刷公司9萬余家,從業人員300多萬人,2004年印刷出產總值約2,600億元,占GDP2%左右。被稱為“印刷大國”。但就中國制作商的發明專利數量而言,其“印刷大國”光環已被“品牌小國”的暗影籠罩。請注意:在商品的“研制、制作、出售”三個環節里,制作所取得的贏利僅占10%,而研制和出售占的贏利卻占到了90%。
凱樂圖文
友情鏈接